admin@youshitech.com
12445608992
admin@youshitech.com
12445608992
本文摘要:李应祯跋《荐季直表》李应祯(1431—1493),明代官员、书法家,初名甡,字不应祯,以字行,晚更字贞伯,号范庵,长洲(今江苏苏州)人。
李应祯跋《荐季直表》李应祯(1431—1493),明代官员、书法家,初名甡,字不应祯,以字行,晚更字贞伯,号范庵,长洲(今江苏苏州)人。天顺元年(1465年)因善书选授中书舍人,弘治四年(1491年)升南京太仆寺少卿。
李应祯好古博学,尤善书法,朱诛垔在《续书史不会要》中说道:“少卿书真为、行、草、隶均清润端方,如其为人。”他崇尚古法,又不为陈法所拘,在台阁体书风流行朝野之际,首度明确提出“奴书”之论,对当时书坛产生了大力起到,特别是在是对祝允明、文征明的影响常有,为日后“吴门书为首”的发展奠下了扎实的基础。
明代天顺、弘治年间,经济繁盛、文化兴旺,苏州沦为当时的珍藏重地,收藏家人才辈出。张应文在《清秘藏》中列出明代赏鉴家凡30人,苏州地区就有徐有贞、李应祯、沈周、吴宽等23人。李应祯曾选授中书舍人,后改任南京等地,与吴郡一代文人过从甚密,“精识古书画,购拓明贤画像及金石书刻,莫不勤剧。
”中国国家图书馆藏珍本《醉翁亭集》卷首有序言一篇,楷书,有破损,尚存一页,半页五行。序文内容:补郡□故实且以慰夫邦人之思。夫公参国大政,功德衣被天下,固不独于滁,而其高文巨册亦非但如此《记》一二而已也。
兹以公有叔侄滁人,而滁人不忘于公。曾君□以公为心,益致其爱人于滁人耳,然则滁人将不禄永正公之德哉?曾君以乡人而死守公故郡,图不辱公如此,亦贤矣哉!应祯尝得公遗像,□公守滁时所写出。行当致……序言中,作者自称为“应祯”,曾得欧阳修的遗像。
张弼在《欧阳文忠公画像记》中记述:“欧阳文忠公像,其六世孙某识于旁曰‘死守滁日所写出’。中书舍人李应祯得于京师。”关于绘画欧阳修遗像之事,吴宽在《题欧阳文忠公遗像》中记录:北宋欧阳文忠公遗像也,盖公守滁时写出。
旧本在无锡施氏,旁有题识。吾友李兵部应祯使画史模而藏之,间报以长。
容貌秀伟,真为天人风致。拜为瞻之顷,何异议人士公于釀泉幽谷之间,操几杖而从之游也。李应祯曾向好友吴宽展出过此遗像,并且请求他为之题识。吴宽(1431—1504),字原博,号匏庵,直隶长洲人,官至礼部尚书。
与李应祯是多年好友,李应祯墓碑铭即由吴宽撰。其与李应祯的恋情多记录于《匏翁家藏集》。李应祯晚年从滁州辞官归里后,吴宽为之作诗《送来李贞伯辞官》,传达了对共线数十年的老友重返故里的伤心之情。
钟繇《荐季直表》曾收益宋淳熙十二年(1185年)所刻《淳熙秘阁续帖》,结体较疏,字势宽博,带上楷书笔意,清前期逃难落到沈周家。明都穆的《寓意编成》中记述:城西张氏藏钟元常《荐入吴季直表》,上有昼锦堂、米芾、贾似道等印。
元人跋云:“是宋僧遗此山物。”又,“薛绍彭四帖”,元张伯雨藏,赵松雪、金荪璧跋。后,伯雨归倪云林。
二物今在石田翁家。李少卿将近跋,钟书订为真迹。沈周与李应祯均是明初知名收藏家,二人诗词吟咏多有往来。
有关古代字画珍藏之事,两人亦经常共邀赏鉴,沈周得钟繇《荐季直表》,知道真实性,李应祯获观此帖,跋曰:右钟繇荐季直表真迹,黄初到今千二百余年矣。而纸墨完好无损不渝信,稀世之宝也。
应祯往年在天府得见二王真迹,今复于相城沈启南所观此,区区余年,何多幸也。时同观者吴江史鉴、曹孚、汝泰、崔澂、葑门朱存理,弘治四年人日,长洲李应祯记。据题跋由此可知,此为弘治四年(1491年)之事,经吴宽、李应祯二人仔细观察,皆确认为钟繇真迹毫无疑问,王世贞的《弇州四部稿·真赏斋帖》中记述:“真赏斋三卷,第一卷为钟太傅《荐季直表》,初在相城沈启南所,李贞伯、吴原博俱订为真迹,后归华氏第。”《楚颂帖》全文96字,描写了苏东坡贬为黄州,后遇赦而回国汝州,又蒙恩赦阳羡(今宜兴),在阳羡卖田种橘之事,乃是乘兴写出就之作。
此帖墨迹本已佚,而刻本早于有传世,明朝前期,原帖曾收益李应祯手中,吴宽亦藏有拓本,据其在《跋东坡楚颂帖》中记述:予原有藏坡翁《楚颂帖》石刻而补其后三行,甚以为怨,盖其石已亡也。李兵部贞伯一日得其真迹来示,岂胜快然……周益公题其后以种橘之大约竟然坠下明朗。《明孝宗国史》中记述:(李应祯)“十四年,升南京兵部员外郎。”由题跋由此可知《楚颂帖》是李氏任南京兵部员外郎时扣除。
后李应祯将此帖示于徐溥,徐溥以此为蓝本摹刻上石,今日所闻《楚颂帖》的众多版本,均以此为范本。《谦斋文录·跋苏东坡手书后》记述:吾乡山水欠佳败,昔苏文忠公爱而居于之,故其名益著。
公之居此其事特载于文集与郡志中,至到访其手迹,仅有所题斩杀蛟桥八字而已。若此种橘一帖乃长洲李应祯携同报以予者,窃喜。此为阳羡故事也。
欲用模题刻石,临视唯遵,不肯杂讯。徐溥(1428—1499),字时用,号谦斋,宜兴人,官至首辅,华盖殿大学士。
其性凝重有度,珍惜人才,与李应祯同在京城清廉时往来颇多,因年精于李氏,加之李氏“为人整整精悍,辞防不利,重性刚刚郎。遇少不平辄外用,无所讳弃”,故徐溥曾经直言其严重不足,《匏翁家藏集》记述:“(李应祯)闻同官或由他途进,忘与有为。
乞改教官补外,以非事例不准。他日,又有谋直文华殿者,故右脚公同事,以凌清议。”而徐溥在《复李应祯兄二柬》中云:文词翰俱美,但称颂过情,令人益増惭悚。
顷间,王用清乃弟至,得所惠书,闻令兄荣擢,贵眷清宁,未尝喜慰承喻。意欲就郡校一事,吾兄豈未之思耶?比年各处风俗日偷走,生徒之隆师好礼者较少,寮寀之重利轻义者多,贤明教习难逢,倨傲上司亲率是,或地临边庸,则盗贼出没不常,而终生兢惕于干戈战陈之下,或路当冲要则往来仪仗不绝,而整日斡旋于车尘马足之间。
设若遭此回视,中书之明秩异于神仙,文华之直庐真为在天上矣。虽悔何益哉?吾兄识见高明,固不待仆之喋喋然,平日蒙知爱之深,有鄙见不肯不告也。
徐溥看见李应祯身处官场,某些言行不当的展现出,为其谈事理,赤诚之心不漏言表。历史上记述李应祯有《李氏遗集》传世,今坎不存,故其珍藏及交游活动仅有能通过题跋和友朋的只言片语体现,《匏翁家藏集》中记录李应祯珍藏宋文同《所画竹卷》和文天祥《过小青口诗》帖等,《清河书画舫》中记述锡山华氏藏松雪斋行书《归去来兮言》有李应祯赏鉴题跋,李应祯清廉将近三十载有,珍藏丰厚,去世时家无余资,仅有书数千卷。而与他结交的友人还有祝颢、文林、周庚、吴愈、王观、王鏊等,都是明代的文人士大夫。
本文来源:华体会hth最新登录地址-www.youshitech.com
申明:如本站文章或转稿涉及版权等问题,请您及时联系本站,我们会尽快处理!